【专访赵梦佳 narabbit】以梦境作为一种图像的修辞:LomoKino 135 手摇电影胶片相机的使用体验
来自杭州的赵梦佳 narabbit ,目前是中国美术学院摄影与图像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也是一名 00 后艺术创作者、摄影师。她的作品尝试模糊摄影与绘画边界,聚焦现实之上的自然景观与潜意识,以梦境作为一种图像的修辞,希望能呈现出如她的名字一般的作品。
2023 年,她发布了个人摄影艺术作品集《晨昏交界处的梦呓》,她将名字中的 “梦” 作为主题,“ 现实和经验作为一种碎片化的素材,遵循某种语法重组成梦,摄影也将现实的切片收集起来,编织演绎出一个或多或少带有重构和虚构的叙事 ”。2024 年伊始,她在得知厦门正在海边举行送王船仪式后,在心里埋下了一颗想要拍摄一些关于火以及传统仪式的照片的种子。这次,她使用 LomoKino 135 手摇电影胶片相机拍下了南部沿海地区的祭祀文化,在那里她感受到 “一切不朽的事物” ,波涛与祭火共舞,古老的信仰在此交融。今天,她将向我们介绍她是谁,以及她使用我们的 LomoKino 135 手摇电影胶片相机和 135 格式胶卷的体验。
嗨,梦佳,很高兴你能加入 Lomography 社区。可以介绍一下自己吗?
大家好,我是赵梦佳,2000 年生于浙江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摄影与图像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
我的作品尝试模糊摄影与绘画边界,聚焦现实之上的自然景观与潜意识,
以梦境作为一种图像的修辞,希望能呈现出如自己的名字一般的作品。
以梦境作为一种图像的修辞,希望能呈现出如自己的名字一般的作品。


你与摄影的关系是怎样的?对你来说摄影意味着什么?
其实我从小学习绘画,包括考学国美也是考的绘画,直到大二专业分流才开始学了摄影。不得不承认绘画为我早期的审美体系打下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自从用摄影开始创作,我感受到了一种心灵的解脱——我不需要再受制于繁重的绘画工具与繁琐的绘画步骤,只需一台相机甚至手机,我都可以随时随地的生产图像。
摄影之上不可见的真实也深深吸引着我,它与我最感兴趣的主题“梦”一样,是意识与无意识天秤摇摆间的现实编纂,都具有再现性、创造性,并且模糊了真实与虚幻的界限,巧妙平衡了确定性与偶然性。
这些都是别的媒介所难以达到的,是摄影所特有的本质。对我来说,摄影改变了我的观看方式,让我的感官世界变得更加多元,它也是我在传达内心时最熟悉的媒介。
看到你平时有拍不同风格的照片,你会如何定义自己的拍摄风格呢?
最近一直以“梦”作为我的创作主题,现实世界为主体的梦幻景观以及细小的浪漫之物会吸引到我。
这次的摄影主题是《一切不朽的事物》,
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创作背后的灵感是什么吗?
去年十二月我去厦门参加集美·阿尔勒,在最后一天返程前往机场的路上,我在网络上看到了厦门正在海边举行送王船仪式,熊熊烈火燃烧了一艘巨大的船就像一场大梦,后来回想起来非常后悔没有马上改签机票折返回去(之后查阅得知此仪式三年才有一次),我也由此在心里埋下了一颗想要拍摄一些关于火以及传统仪式的照片的种子。
沿海地区,特别是中国的沿海地区,有着丰富的祭祀文化和传统。于是在今年过年期间,我前往潮汕地区以及福建,用 LomoKino 拍摄下了这些照片并将它们剪成一部短片,其中包括跳火堆,舞狮,潮州特有的戏剧。
海洋,孕育了生命也保有了自然的神秘。 沿海之地,波涛与祭火共舞,古老的信仰在此交融。


你尝试胶片摄影的起点是什么呢?有看到之前你拍摄的大多是彩色数码照片,
这次在胶片相机上用黑白胶卷拍摄有给你带来新的感受吗?
我本科的时候就有传统摄影的课程,我们学习胶片相机包括大画幅相机的使用以及传统暗房工艺(胶片冲洗、接触印象、手工放大等等)。或许是充分尝试过了胶片摄影的一系列流程,深知其中的复杂与不易,所以目前还是选择了数码相机作为我的常用拍摄器材。我放弃了胶片所特有的立体银盐颗粒质感以及更高的宽容度,去追求数码所带来的即拍即有与轻便。这次在胶片相机上用黑白胶卷拍摄又重新让我获得以往使用胶片创作的那种期待与意外的惊喜。




你这次使用 LomoKino 135 手摇电影胶片相机和 LOMO 胶卷拍摄的体验怎样?
这是我第一次用胶片拍视频,我觉得这是一次非常有趣且奇妙的经验。它可以是照片也可以是影像,照片定格了瞬间,影像还原了身临其境的画面。虽然最后视频剪出来只有短短的 46 秒,但我却觉得弥足珍贵。而且每张胶卷四格也让照片更有画意与动感。最后冲扫出来的图像虽然个别照片有些小问题,比如只有一半或是有一些划痕和灰尘,但我却特别喜欢这种不稳定因素,我觉得这让我的照片看起来更有人味与诗意。比起普通胶卷,LOMO 的胶卷也有一些自己特别的效果。
在尝试过这款 LomoKino 135 手摇电影胶片相机之后,
你对胶片摄影的看法有变化吗?
LomoKino 135 手摇电影胶片相机上手特别快,操作很方便,因为是第一次使用,我其实在拍摄的时候也很担心最后冲扫出来会没有影像,但最后效果是出乎我的预期的。而且它的自重很轻,很适合作为一台随身携带的用以记录的相机。


你有什么技巧可以分享给那些刚开始
使用 LomoKino 135 手摇电影胶片相机的人吗?
建议提前装好胶卷,以免拍摄的时候手忙脚乱。手柄转动一圈是两次快门,建议一个画面至少转三到四圈,并且转动的时候尽量保持上半身稳定,这样在最后剪成影片时镜头切换会比较自然。





你最近发布了个人摄影艺术作品集《晨昏交界处的梦呓》,反响很不错。
我们可以知道你未来有什么摄影计划吗?
我计划继续以“梦”为主题进行拍摄,在未来的一年内做一本摄影书。
非常感谢赵梦佳 narabbit 接受我们的采访,希望我们未来能接着共创很多精彩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她的信息,可以查看她的小红书主页。
点击查看更多杂志内容
当空调水遇见 Color' 92 日落版:拍照是件很开心的事儿!
前不久,摄影师空调水和模特亢子袜,带着 LomoChrome Color' 92 120 日落版胶卷,走进了宁静的小村庄,用镜头捕捉了那些简单却充满力量的瞬间!
「拍立得刺绣改造工作坊」活动回顾:把春天绣进照片里
这个春天,Lomography 联合生活方式品牌 niko and…,在上海与成都两地举办了两场特别的 LomoSchool 工作坊:「拍立得刺绣改造工作坊」。我们邀请大家一起用拍立得相机记录彼此,再用针线将这些影像转化为只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
用胶片雕刻力量:Lomography × Rodin 摄影大赛回顾
用胶片摄影,如何诠释“力量”?在 Lomography × Rodin 摄影大赛中,我们邀请摄影师们以独特视角探索这一主题——无论是通过身体的张力、情感的坚韧,还是环境的力量。参赛者们用镜头捕捉雕塑般的动态、人与人之间的微妙联结,以及自然世界的磅礴力量,让这次比赛成为了一场关于力量的影像探索。
摄影师 Noel Jones 与 Minitar 1 镜头的德国、奥地利和捷克之旅
自由摄影师 Noel Jones 与我们分享了今年三月到德国、奥地利和捷克各国旅游时,以 Minitar-1 镜头 所拍摄的照片。
George Oeser 谈日常摄影的边界实验
社区成员 George Oeser 是一位资深 Lomographer,他在 90 年代读到的一篇有关我们创始人的新闻文章中首次发现了 Lomography。从记事起,George 就一直随身携带相机,他目前的工作重点是以完美的 Lomography 时尚打破典型的摄影规则,以便创作出更具深度的照片。
使用 Lomo'Instant Automat Glass 和 Splitzer 影像分割器测试多重曝光的创意可能性
拍立得照片大约需要 90 秒就能完全显影,使其成为最快、最有形的胶片摄影形式。 Lomography 拍立得相机对于那些重视捕捉瞬间的速度而又不想牺牲图像效果的实用主义者来说很有吸引力,它肯定能把你带入一种新的形式并让你着迷——这次就以我为例来一探究竟。
摄影爱好者 Cato 的第一手 92 日落版胶片实拍分享!
继 2023 年推出的 LomoChrome Color '92 彩色负片 后,Lomography 再次推出新胶卷了!这款全新的 LomoChrome Color '92 Sun-kissed 日落版彩色负片 以 LomoChrome Color '92 彩色负片作为基础,带领大家以温暖色调进入 90 年代的怀旧氛围。这次我们邀请了本地摄影爱好者 Cato 率先试拍这卷充满旧情怀气息的彩色负片,一起看看他拍摄了什么!
为什么中画幅会成为众多专业摄影师的选择?
120 格式作为众多专业摄影师的首选,能为你带来丰富的细节和充满个性的标志性方形构图。 这次我们请到了社群中五位钟爱中画幅摄影的玩家,一起来看看他们为什么钟爱中画幅摄影,以及选择 Lomography 120 胶卷的原因。
一顆小瓜子的 Lomo'Instant Wide Glass 初体验分享
如果你对拍立得摄影情有独钟,你一定会对 Lomography 最新推出的 Lomo'Instant Wide Glass 充满期待!多层镀膜的玻璃镜头和 0.3 米的超近对焦距离,将为你的拍立得创作带来更多可能性!这次我们邀请了聚焦于男性摄影的一顆小瓜子率先试用,让我们一起看看 Lomo'Instant Wide Glass 镜头下他拍摄的飞鱼罐头吧!
与 Agnieszka Konarska 和 Sprocket Rocket 齿孔火箭 135 胶片相机一起万物归一
波兰摄影师 Agnieszka Konarska 一直在使用 Sprocket Rocket 齿孔火箭胶片相机进行实验,尝试拍摄三联画,并充分利用整个底片框架进行拍摄。我们与她聊了聊她作品背后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