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mography 和上大美院的一场视觉奇遇
从博洛尼亚到万隆,从伦敦到上海——我们与世界各地的大学合作,为富有创造力的学生提供享受自己的 Lomography 体验的机会。通过这个系列,我们看到学生如何借助一系列 Lomography 工具将他们的细腻想法变为现实。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报道我们和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举行的一场合作,学生们在其中尝试了各种 Lomography 相机,他们中很多人也是第一次使用胶片相机。
让我们来看看学生们在这次活动中拍摄的一些照片,读一读学生们对这次胶片奇遇的看法吧!
顾佳瑜是一名正在攻读MFA环境设计艺术方向的学生,这次是她第一次使用胶片机。“不知道拍摄结果如何的随机性,让我创作的时候有点忐忑,但是这种未知感在拿到洗出的相片时倒成为一种惊喜感。”
这次她拍摄的主题是《乐园》,拍摄的地点有游乐园、公园、校园,主要记录了冬日里充满活力希望的事物。
她最喜欢的是树木和夕阳双重曝光的一张照片,画面充满层次。
同样也是第一次使用胶片的王晨晨同学本次使用的是 Lomography Actionsampler 四格胶片相机。它使用轻巧,拍摄方便,降低了胶片摄影的门槛。“我学的设计和摄影是相通的,艺术之间是相同的,对色彩的理解,对构图的理解,对明暗变化的把握,对生命活力的捕捉。”
这次拍摄她选择了市井气息比较浓郁的地方进行了一次散步。“我认为非常有意思的就是,我们通常觉得打麻将的场所应该是在麻将馆或者是室内,但是这些人在街边、沿街的马路上搭了一个桌子,就开始进行了这样的娱乐活动。”
刘云彤是美术学研一的学生,本次尝试的是我们的鱼眼相机。她用鱼眼的视角打开了一个不一样的校园。这些歪脖子树很是可爱。
“就是想拍摄一些平常在学校里我忽略的角落”。最喜欢的是这一张,觉得很像一个长胡子的老头。
鲁晓雨就读的是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对摄影有着浓厚的兴趣。提起专业和摄影的关系,她也表示,环境艺术设计的表达往往需要借助摄影的呈现。好的摄影作品,可以帮助更高效得表达环境艺术设计所体现的内涵。
她这次尝试了 Diana F+ 拍摄了一组“有关一年的最后时光”的相片。
“作为在2023年参与考研的我来说,这次带上 Lomo 相机再一次置身于考研现场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观察,有不一样的体会。这张照片记录了考场门口备考同学们在冬日下将手机锁进柜门的场景。关上柜门意味着下一步就要走进考场,也意味着半年备考时光的结束,柜门上锁的那一刻,把考试交给运气。”
Diana F+富有趣味性的多重曝光、轻便性也让她印象非常深刻。
“胶片摄影是收集回忆和凝聚时间的一种形式,值得记录的场景往往不会发生第二次,胶片相机的颗粒感和温度感,很好得帮我们记录一些平凡中的不平凡瞬间,也会让我们发现很多特殊的时刻。”
参与这次活动的还有一位学建筑的同学,他的拍摄也的确和建筑颇有关联。
张旺同学本硕都是建筑学专业,"建筑学包含着工科的理性也以美学表达为载体,建筑学之下,是西方美学的变迁,是中式哲学的继承。这以建筑,壁画,雕塑,各种形象所固定,所被记忆。与我而言,摄影也是在理性与美学下的表现,为此我的影像总是围绕着感性人文与建筑环境展开,充满着浪漫和小仪式,在不经意瞬间记录永恒。"
他拍摄的主题是校园摄影。这张照片的背景是美院大楼,水平延伸的建筑立面,粗野感性又不失细节。前景以动态的行人展现对比,绿树之下,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快递员在深秋驶过,在匆忙之中,又有一种意向的延伸,冲出画面的张力,也是想表达生活的一种平淡与激情。
“这次玩lomo相机最大的感想就是胶片真是充满惊喜感的东西,而且很小好方便,可以揣口袋里走那拍哪了。”
来自数码交互设计的研究生荀骞慧和我们这么说道。“在我看来设计和摄影之间都需要对形式进行思考,而且都可以作为一种表达方式。”
这次拍摄了一些和“太阳”相关的主题。那天之前下了好几天雨,早上走在路上,看到公园里远处房檐上反着一种刺眼又细小的光斑,没想到在成片里这种光斑变成了眩晕巨大的气泡,就像吃了两斤云南蘑菇才能看见的东西。虽然说是漏光带来的巧合,但确实让我对胶片感到十分惊喜。肉眼看到事物被光学元件重塑了,就像给它们用自己的话语在照片里显现出强大的表达欲,喜欢这张微妙的失真感,或许这机器对于现实世界的重新解读。
而惊喜,几乎是每个学生都会提到的词语。再次感谢所有同学的参与,期待下次看到大家更多的精彩作品。
点击查看更多杂志内容
【LomoChrome Color '92 日落版】摄影爱好者 Samuel:喜欢这卷胶片在阳光下拍摄的蓝调!
继 2023 年推出的 LomoChrome Color '92 彩色负片后,Lomography 再次推出了新的胶片!这款全新的 LomoChrome Color '92 日落版彩色负片以 LomoChrome Color '92 彩色负片为基础,带领大家以温暖色调进入 90 年代的怀旧氛围。我们邀请了摄影爱好者 Samuel 率先试用它!他特意抽出一天的时间,从早到晚走遍香港的每个角落,捕捉日常生活、天星小轮的景色,甚至是电车的夜间宁静。一起看看他在不同环境下拍摄了什么!
社区画廊:当 Lomo’Instant Wide Glass 进入摄影工作室
用全新的 Lomo’Instant Wide Glass 宽幅玻璃镜头拍立得相机扩展视野、提升品质,开启摄影棚新境界。
与 Vanessa Gonzalez 和 Lomo'Instant Wide 一起拍一张拍立得照片
Lomography 黄金法则#3:Lomography 不会干扰你的生活,而是你生活的一部分。自从 Vanessa Gonzalez 在我们杂志上发表过上一篇专题文章以来,她一直遵循着这一规则,并使用 Lomo'Instant Wide 记录直观的日常快照,将 Lomography 融入到她的生活之中。Vanessa 自 2020 年隔离期间开始这种实践,今天她来到线上杂志与我们分享该项目的发展情况,以及该项目给她带来的一些反思。让我们来听听 Vanessa 的一些感想,看看她的照片吧!
由 Daniel John Peters 使用 Petzval 匹兹伐艺术镜头进行的视频拍摄
自由职业导演、摄影师、音乐家、多才多艺的 Daniel John Peters 曾自编、自导、自拍故事片,与可口可乐、BOSE、Jimmy Choo 合作过,并接受过《CVP》杂志的采访,讨论电影制作和拍摄的幕后过程。最近,他使用 Petzval 匹兹伐 58 焦外调控艺术镜头和 Petzval 匹兹伐 55 f/1.7 MKII 散景调控无反艺术镜头拍摄了一些个人视频,并与我们分享了使用这些独特的虚化控制艺术镜头进行视频拍摄的体验。
在 110 胶片上创作艺术肖像:与 Nostàlgic 巴塞罗那复古摄影商店的工作坊
我们最近与巴塞罗那的 Nostàlgic 摄影商店携手,举办了一场特别的 110 LomoSchool 工作坊。在杰出的 LomoAmiga Marta Pilotto 的引导下,参与者们得以体验多种 110 相机,并在胶片上创作出精美的艺术肖像。现在,我们与大家分享这些参与者的摄影作品,并聆听他们对这一难忘经历的心得分享!
Lomo'Instant Wide Glass 宽幅玻璃镜头拍立得瞬间呈现:Ben Fraternale 对我们最新推出相机的首次测试
拍立得摄影的新女王已经登基。她的名字是 Lomo'Instant Wide Glass 宽幅玻璃镜头,正如 Ben Fraternale 所言,她“时尚前卫,永不落伍”。
社群采访|德铭:用胶片回归摄影本身
这次社群采访,我们很高兴能够邀请到福建泉州的摄影师德铭谈谈他用 LomoGraflok 大画幅相机拍立得机背拍摄的创作灵感和使用感受,此外,德铭分享一些拍摄小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用 LomoApparat 为日常生活注入新意
当生活日复一日地重复,我们很容易忽略那些真正重要的事物。机械地遵循着日常的例行公事,仿佛生活在自动驾驶模式下。面对生活的僵局,没有通用的解决方案。但今天,我们希望提供一份小小的慰藉,以及一个温馨的提醒:通过富有创造力的胶片摄影,去拥抱平凡生活的美好。
“梦核”之色,Alan 对 LomoChrome Color 92 日落版的第一印象
Alan 是一名演出摄影师,前段时间,他带着 LC-Wide 和我们的92卷记录了和乐队超级斩Hyper Slash在东京的巡演日常。从他的照片里我们都能感受到音乐人调皮和鬼马的日常!
如何使用 LomoApparat 实现多重曝光
多重曝光(MX)是指在同一个画面中至少曝光了两次的图像。简单来说,你先拍摄第一张照片,然后在同一张上再次拍摄。双重曝光的可能性是无限的,它为胶片摄影师创造了广泛的摄影机会,因此它成为深受他们喜爱的创意技术也就不足为奇了。
深圳摄影师 24 航:从网恋奔现到四口之家
摄影师 @24-航是 Lomography 的老朋友了,此前多次来 Lomography 分享他关于摄影和胶片的心路历程。24 是深圳颇有名气的独立摄影师,同时,他和夫人也共同经营着一家叫做「旧里堂」的咖啡厅。深圳的摄影小伙伴们一定不陌生~ 恰逢本地情人节七夕,这次我们邀请摄影师 24 来分享他和老板娘的甜蜜生活和摄影日常。图片快来吃糖呀!
使用 Nour Triplet V 2.0/64 诺尔柔焦无反艺术镜头实现梦幻夜间散景
对于摄影师来说,夜间拍摄始终是一个有趣的挑战。当太阳落山时,周围的环境和光线会发生微妙的变化,给人一种独特的情绪。而在这样的拍摄条件下,一个大光圈镜头就变得尤为重要,它可以轻松地捕捉一切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