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先体验 Lomo MC-A 135 全自动随拍胶片相机:与荒山纪一同定义随拍新可能
摄影师 荒山纪 带着 Lomo MC-A 135全自动随拍胶片相机 的原型机,游走于西北的苍茫与日本的城市街巷。凭借其小巧的体型,他将这款设备完全融入生活与旅行,以随拍的方式捕捉眼前的瞬间。透过那些逆光下的奇妙眩光、暗光中手摇出的艺术效果,以及充满临场感的画面,我们一起在下面的访谈中探索他自由随性的视角。
Hi 荒山纪,欢迎来到我们的杂志!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大家好,很荣幸接受到 Lomo 的采访,我是摄影师荒山纪,从 2015 年接触摄影,拍过舞台演出,还有建筑航拍,甚至有纪录片的拍摄,基本上以影像为媒介的行业都做过。现在给自己的定义是一位拥有 50 台相机的器材党。
你选择带这款设备去了哪些地方?选择了什么样的拍摄主题?
我带它参与到了我的生活,我的旅行当中。去了大西北,甘南,还有日本的一些标准旅行城市。在拍摄主题的选择上,我到现在还没有想好,只是想把眼前看到的事物用它记录下来。
你对它的第一印象如何?会怎样描述它的的个性或成像风格?
小巧轻便,毫无压力,有一定的画质。成像风格完全依靠用户的使用,可以很锐利清晰也可以很复古朦胧,它镜头的个性完全是被使用者的使用方式所定义的。
你是否尝试了不同的拍摄类型(比如街拍、人像或风光)?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感受如何?
是以扫街和生活小场景为主,这些都是跟我的生活旅行密切相关的。在不同场景下,它都可以胜任拍摄。
有没有哪种光线条件你觉得它的表现得特别出彩,甚至让你感到惊喜?
最出彩的当然是在逆光和暗光情况下会有奇效,逆光中强大的光源穿透镜头可以产生出奇妙的眩光,暗光环境使用这颗小巧的镜头可以手摇出现一些艺术效果。
有没有某张作品让你觉得“它真的活过来了”?
在整理我所拍摄的照片时,我觉得每一张照片都有着一定的临场感,这个感受可太难得了。拍摄的时候没有做严肃的构图调整曝光,而是以一种随手拍的心态去完成图片的创作,回看的时候,照片仿佛在说话。
在什么情况下你会特别想使用它?
在很放松的情况下,我会特别想用这个设备,因为用起来会没有任何压力。最好再听一首喜欢的歌曲喝一点点酒,但是一定要记住未成年禁止喝酒,但是未成年依然可以使用这款设备拍出很好的照片,因为摄影真的很简单。
它在日常随拍中的表现如何?是否适合即兴创作?
表现我觉得特别好,我可以通过光圈去控制照片的锐度,或是调慢快门速度,让整张照片有恍惚感,或者给镜头哈一口气让照片呈现迷雾中的感觉。即兴创作就是它最好的说明书。
对于好奇想尝试 Lomo MC-A 的人,你有什么建议或心得分享吗?
大胆尝试吧,正如前文所提及的,它能呈现出很魔幻的效果,哪怕镜头碎了,将这些琐碎的效果特效累积到一定量,就可以形成个人风格,这难道不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吗?
你近期有什么拍摄项目正在进行中吗?最近有什么成就想和我们分享吗?
最近正在拍摄明星艺人的演出,是一个为期半年展开的项目。还有使用哈苏 xpan 一直拍摄的山水画系列,已经快要到尾声,正在思考该如何在空间中呈现。还有做了很多年的阿尔兹海默症的项目。最近应该没什么成就,就是电脑上的文件夹又多了一些,笔记本中的作品简介也多了一些,不过把这些都记录下来应该是不错的,虽然有不同动线,还是可以很轻松的将这么多项目梳理下来,并且在未来开花结果。
非常感谢摄影师荒山纪分享他对 Lomo MC-A 135全自动随拍胶片相机的初印象。如果你对他的摄影内容感兴趣,可以关注他的 小红书账号 。
点击查看更多杂志内容
【Fisheye Baby 110 鱼眼胶片相机】静琳的 110 影像初尝试
在舞台上,她是歌声清澈、气质灵动的“精灵”;在生活中,她拿起一台 Fisheye Baby 110 鱼眼胶片相机,记录下另一个属于自己的趣味世界。这一次,我们跟随音乐人静琳的视角,穿越一格格圆形画面,探索她镜头下那些微小却闪闪发光的瞬间。
宅家来点不一样的拍立得自拍
摆脱沉闷无趣的自拍!拍立得:一种充满情怀、充满仪式感的记录方式...但是小乐发现许多乐魔玩家拥有了 Lomography 拍立得相机后,面对多种创意拍摄模式无从下手。今天就给大家带来简单易懂的自拍小教程,希望大家都能创作出与众不同、令人眼前一亮的自拍!
胶片汤:Vic Martin的实验影像创作
制作胶片汤(film soup)意味着可能损失胶卷上的某些画面,这种创作方式如同赌注,用牺牲部分影像的代价换取重塑世界的可能。对来自康涅狄格州的医师 Vic Martin 而言,这更是一种将“普通”照片转化为承载私人情感的记忆载体。
【Konstruktor F DIY 自组拼装】使用手册
Konstruktor F DIY 是一款自组单反胶片相机,使用最普遍的 135 胶片,DIY 打造专属个性造型,随心利用套装附赠的装饰贴纸,为自己设计一台独一无二的胶片相机!
社群画廊:用 LomoApparat 21mm 阿帕赫超广角胶片相机捕捉旅行碎片
旅途中的时光总如流沙般从指缝溜走。即使我们全身心投入,一旦转身,记忆也会开始变得模糊。因此,我们寻求将其留住的方式:一则日记、一段语音、一卷胶卷。对胶片摄影爱好者而言,旅程只有在照片冲洗出来后才真正尘埃落定——那些定格的光影,便是有形证明。
June-Warangkana Sangsawang 的 LIWG 摄影之旅
June-Warangkana Sangsawang——这位泰国胶片摄影爱好者总能用独特视角定格平凡瞬间。带着 Lomo'Instant Wide Glass 宽幅玻璃镜头拍立得相机,她从宁静的盐田到喧嚣的都市,将日常生活的本质化作触手可及的影像。
与 Lomography 一同探索:ISFCI 学生与 LomoGraflok 4x5 大画幅相机拍立得机背—— 专访 Emma di Marco
从博洛尼亚到伦敦,再到万隆、香港,甚至上海 —— 我们与全球多所高校及院校展开合作,为富有创造力的学生们提供体验 Lomography 摄影风格的机会。通过本系列内容,我们将见证学生们如何借助各类 Lomography 摄影工具,将自己的艺术构想变为现实。
【活动回顾】和我们一起漫步街头与公园,开启 110 胶片迷你狂想
你试过用巴掌大的相机捕捉一座城市的温柔吗? 8 月 30 日,十位充满热情的胶片爱好者齐聚上海潮流地标 niko and… ,手握 Lomomatic 110 相机,与我们一起完成了一场穿梭于梧桐、光影与街角之间的迷你胶片创作之旅。
【LomoChrome 特效胶片系列】摄影爱好者 PPP 发掘胶片的不确定性
有时变换一下色彩,这座熟悉的城市就会重新变得陌生。摄影爱好者 PPP 希望通过摄影营造出与肉眼所见略有不同的画面。因此,这次我们邀请她试用三款特别的胶卷:LomoChrome Purple ISO100-400 110 紫调负片胶卷、LomoChrome Metropolis ISO 100–400 135 大都会胶卷-2021 新配方,以及 LomoChrome Turquoise XR 100-400 135 绿松石胶卷。一起来看看 Peggy 如何用这三卷胶片呈现她眼中的香港吧!
用胶片看世界:巴西
我们曾在胶片看世界中介绍过巴西里约热内卢 。这次我们邀请了智利文学教授及社群成员 Macarena Mallea (@ememallea) 分享她在巴西旅游时用 LomoChrome Metropolis 135 冷色调负片拍摄的照片,一起来看看吧!
Lomography 新秀摄影师:@lomorukart888 谈家庭摄影与重返胶片的世界
如果你在我们的Lomography平台上看到过那些不同凡响的系列照片——海鸥飞过桥梁,直接凝视着镜头,你可能好奇是谁拍摄了这张照片。











